Search

【好奇心取代說教的親子對話】
一段有效溝通的對話,以體會孩子的感受為出發點
尊重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好奇心取代說教的親子對話】
一段有效溝通的對話,以體會孩子的感受為出發點
尊重、同理並了解他的感受
取代說教、指責、講道理
通常會為親子關係增加良好的互動

妃莉姊姊就讀的幼兒園,大班時能參加打鼓隊🥁
會在平日朝會為全校師生打鼓,增添熱鬧的氣氛

去年中班時,每每看到大哥哥大姊姊在練習
她就投以崇拜的眼神,立志升大班時也要參加鼓隊
但上週打鼓隊徵選,妃莉姊姊卻出乎意料搖搖頭
向老師表示她「不 想 參 加」🙅🏻‍♀️

反覆問她好幾次,都得到一樣的回應
老師束手無策之下,請我幫忙詢問溝通孩子的狀況
為什麼在如此期待的情況下,卻又 #不願意嘗試呢?

上車之後,我像平常一樣和妃莉姊姊聊著學校的事
她也像平常一樣跟媽媽分享大小事~

話風一轉~
👩🏻我:「咦?你們學校開始徵選打鼓隊了嗎?」
👧🏻妃莉:「開始了啊」
👩🏻我:「那妳有參加嗎?」
👧🏻妃莉:「沒有⋯」
👩🏻我:「哦~為什麼呢?」
👧🏻妃莉:「我不想參加」
👩🏻我:「媽媽很好奇耶 之前妳這麼興奮想參加,但是現在又不想了,這是為什麼呢?」
👧🏻妃莉:「很累」
👩🏻我:「妳的意思是說,要揹著鼓在身上走,妳覺得很累嗎?」(老師有事先跟他們說明打鼓隊辛苦的地方)
👧🏻妃莉:「對啊 我不想小鼓綁在我身上 很累」
👩🏻我:「妳有揹過鼓嗎?」
👧🏻妃莉:「我只揹過家裡的玩具鼓」
👩🏻我:「那妳會覺得不舒服嗎?」
👧🏻妃莉:「不會啊」
👩🏻我:「那妳揹過學校的鼓嗎?」
👧🏻妃莉:「沒有」
👩🏻我:「那妳怎麼會感覺揹鼓很累呢?」
👧🏻妃莉:「我用看的就知道了」(這句讓我很想笑😆

👩🏻我:「那不然這樣好了,我們可以先試試看,因為我們沒有揹過學校的鼓,說不定並沒有想像的那麼辛苦~如果嘗試之後,妳真的覺得很不舒服那我們就不參加;但如果有一點辛苦,妳也可以接受的話,我們就繼續努力,不要放棄好不好?」
👧🏻妃莉:「好」

(嗯?!就這麼簡單答應了?!)
(為了以防萬一,我再次確認)

👩🏻我:「那我寫聯絡簿告訴老師,妳願意嘗試看看,明天開始留下來練習,可以嗎?」
👧🏻妃莉:「可以」

就這樣~ 參加打鼓隊的第6天,每次放學接到她
總是露出興奮的表情,因為她說一直敲敲敲很好玩
而且大家會一起合奏,很有趣~

👩🏻關心她:「揹鼓會很辛苦嗎?」
👧🏻妃莉:「不會啊~~~~」
👩🏻我:「好棒哦」

———
要是以前的我,一開始就會依照自己對孩子的期望,#講道理、#說服她:

-「妳之前不是要參加打鼓隊?現在又不參加了?這樣很可惜啊!」

-「參加打鼓隊很好啊⋯而且妳不是一直都很想參加,哎呀 參加啦⋯OOXXOOXX」

-「媽媽跟你說,妳不試試看怎麼知道?很多事都要嘗試啊!怎麼會沒試過就說累呢」

最後,當她說揹鼓沒有想像的辛苦,而我回:

-「你看!我就跟妳說揹鼓沒有像妳想的那麼累吧,那時候還說不參加」

以上這些話,對於事情的發展沒有太多實質的幫助
以上這些話,有時候也容易引起另一段親子爭執

以體會孩子的感受為出發點,#好奇 她內心的想法
#不說教、#不為解決問題而提問
是我在接觸《薩提爾的對話練習》
以及經過情緒管理課程的洗禮後
開始嘗試和孩子對話的方式

長時間下來,通常會有異於過往的效果
也減少了親子衝突與無效溝通的機會⋯
這是很棒的親子溝通體驗
孩子也相對得到父母的尊重與重視❤️

但今天放學去接妃莉姊姊,卻得知
因為疫情關係,打鼓隊必須暫停訓練
這是為了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,我們都接受

至少女兒不怕辛苦,願意嘗試 #新事物
覺得很有勇氣,也大力地稱讚她、鼓勵她
以後遇到困難的事情能有信心去突破喲👍🏻

#強化二級警戒


Tags:

About author
【相關經歷】 ETtoday/駐站親子作家 成長百科/親子作家 媽咪拜/親子作家 幼兒、兒童美語老師 24H無法罷工的三寶媽 【育兒眼光】 女人的多重身分,媽媽、老婆、老師、志工、學生,更是媽媽的女兒,別人家的媳婦。曾經有一度迷失自我,找不到平衡點,更讓我深刻體會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,所以在育兒的路上,我也告訴自己,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,不該用世俗的眼光去評論,身為老師、志工媽媽的我,希望用自己微薄的力量,讓渺小的自己,創造孩子的無限想像! 【文章網站】 媽咪拜|https://mamibuy.com.tw/home/149308 痞客邦|https://chigirl0130.pixnet.net/blog Medium|https://reurl.cc/nnp1y1
我是「三寶媽Claire」,喜歡用文字與照片紀錄生活,平常除了照顧三個寶貝外,兼職當兒美老師,更利用空檔經營粉專,寫下育兒與情緒教養文章,歡迎各位關注 家有三寶的親子生活喲:)
View all posts